依着他们的关系,阿楚如今什么都不求,乖乖巧巧待在他身边,他还要她怎么样呢?
只是他到底不甘心,他整颗心都是她的,却连零头的回应都没有。
如月走在前头提着一盏琉璃灯,小心地注意着四周。李楚楚跟在李轸身边,将他送出门。
夜色韫浓,门上两盏红灯笼将小小的一方天地照得朦朦胧胧,恍若梦中。李轸的面容也变得模糊,李楚楚只感觉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。
李楚楚心里盼着他快些走,可是也不敢催促,怕他改变主意留下。她温柔地替他理理衣裳,小声道:“路上小心,早点睡。”
李轸唇角勾了一下,猛地将她拉进怀里,将人按着吻了好一会儿。如月早转头注意环境去了。
李楚楚脸上滚烫,被他大拇指揩过嘴角,慢半拍地抿起唇。好不容易将人送走,她片刻也不停留,叫如月关上大门。
而此刻在不远处的树后,李纤纤震惊地捂住嘴,浑身抖如筛糠。
天儿甚好,李楚楚披着暖暖的日头带着如月出门,张姨娘早在门前迎着,亲热地拉了她的手,将人带进屋里。
李纤纤早在屋里坐着,看李楚楚来了抬起头瞟了她一眼,低下头不开腔。她一直这样郁郁寡欢的模样,李楚楚也不问,拣了她身前的凳子坐下。
张姨娘忙叫底下人上菜进来,为了今儿这一顿饭,费了她好些银子才支使动大厨房那些人。张姨娘笑呵呵道:“以往你生辰我也没陪你过,难得如今有机会,娘敬你一杯。”
李楚楚也端了杯子抿了一口,原本都忘了今儿是自己生辰,还是昨儿张姨娘遣人说今儿过来为她庆生,她这才想起。
她以往都是不过生日的,下头人也叫他们不必提,就忘到了脑后。
母女三人围着圆桌,桌上都是些李楚楚爱吃的吃食,张姨娘仿佛要在这一天将以往缺失的日子填补回来,使劲往李楚楚碗里夹菜。
李纤纤瞅瞅这个,瞅瞅那个,嘴里轻咬着筷子,吃吃地笑。张姨娘推她道:“你姐姐好不容易过回生日,你也陪她吃一杯,没有比你们更亲的人了,往后姐妹两个要互相扶持,这才不枉费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情分。”
李纤纤从善如流,果然端了杯子敬酒,李楚楚也陪她吃了一杯。
“二姐好福气,何时不被人捧着爱着?将来富贵荣华,可千万不要忘了妹妹。”李纤纤笑吟吟地道,这话说得却是没头没尾。
李楚楚不知怎么回复,也就没开口,恰巧门外有人过来,如月忙迎出去。原来是李夫人知道今儿是李楚楚生辰,叫平嬷嬷吩咐大厨房做了好菜送过来。
李楚楚亲自受了平嬷嬷的道贺,叫人给了赏钱,看她出门了这才回转。张姨娘瞄了一眼已放上桌的佳肴,嗤了一声:“好歹是府里的二姑娘,又是成年的大日子,几个菜就打发了。”
要知道前两年李湉湉及笄的时候,李夫人大摆宴席,请了多少有头有脸的官家夫人,一场及笄礼办得好不热闹。
见小丫鬟们都垂首立在廊下,李楚楚把人挥退了,道:“本来该我做东,请夫人并姐姐妹妹一道赴宴,只是我忘了。姨娘虽操办了,又没邀夫人和大姐姐,怎么说也是理亏,还是别节外生枝才是。”
李纤纤将帕子按在嘴边上:“就是请了人家也未必来呢,今儿知州家遣人来了,可不着急忙慌地招待吗?”
李湉湉乃是李夫人掌上明珠,自小便注意好人家的公子看顾着。李老爷在时,有个交好的同僚任得凉州府詹事,也是钟鸣鼎食之家,翰墨诗书之族。两家你来我往,也算交好的世家,那时李老爷主事,李家正是如日中天。李夫人与那姜家女眷来往也亲密,便定下了儿女亲事,李湉湉也算自小便有婚约在身。
只是后来李老爷去世,李轸尚未长成,李家看着一朝没落,姜家老爷政绩又评了优,阖家老小都随着进了京,这来往便断了许多年。
哪里想到时隔几年,姜家老爷又迁到凉州做了知州,这一来离李家又近了。张姨娘哼哼笑道:“当初险些断了,如今却又联系上了,怎么就那么好命?”
李湉湉年纪不小,李夫人正挑挑拣拣地给她找婆家,正瞌睡,枕头就来了,姜家大富大贵,张姨娘嫉恨得眼睛都红了。
李纤纤笑道:“当初不过就是口头的约定,就是姜家如今找来,成不成还两回事呢,姨娘急什么?”
张姨娘摸摸李纤纤的脸蛋:“想你姐妹两个差人家什么?什么时候也嫁到那样的人家,我就谢天谢地了。”
李纤纤觑着李楚楚:“我就不敢想了,也不知要被夫人指个什么人家,二姐比我有福气,总不会差的。”
李楚楚看她言语间很不着调,还有些意有所指的意思,暗暗蹙起眉头。
李夫人招待姜家来人,并没有宣李楚楚姐妹过去。李纤纤吃完饭后自己去请了安,正撞上姜家的几位妈妈,李夫人当即就黑了脸。等人走了,李夫人将张姨娘叫去训斥,说她是教女无方,罚她在小佛堂给李老爷抄经书,不到三日不准出来。
第四章 百密一疏(7/9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